寒山,一位千年前的隐逸诗人,其诗作中流淌的“和合”清泉,正从古老的天台山出发,沿着世界文明的河床,奔向更开阔的海洋。2025年8月15日,正值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盛会,一场由江西人民出版社精心策划并主办的“走向世界的寒山——《杳杳寒山》”新书发布会在此隆重举行,来自学术界、出版界、文化传播领域的众多嘉宾与热情读者济济一堂,共同见证《杳杳寒山》的正式发布。
活动现场有幸邀请到本书作者,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何善蒙进行主题分享。出席本次新书发布会的领导和嘉宾还有天台县政协原主席、台州市天台山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陈政明;浙江天台山旅游集团公司总经理王典磊;天台县文联原主席陈虹;天台和合人间文化园创办人沈中明;苏州大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省华夏文创产业研究院院长、苏州市设计师协会会长苏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岘;浙江天台寒山景区负责人丁天强;台州儒学院秘书长马爱菊;台州学院和合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徐克;江西人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梁菁;江西人民出版社副社长黄心刚;江西人民出版社江西明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舒鹏以及百道网等媒体。此外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陆彩荣、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金耀基、著名媒体人窦文涛、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副主任田苗等人发来视频致辞,对《杳杳寒山》的出版表示祝贺。
王典磊在致辞中强调了寒山文化与天台山的深厚渊源,以及其在推动地方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表示天台山是诗人寒山隐居地、和合文化发源地、济公活佛的出生地、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道教南宗的创立地、霞客游记开篇地、唐诗之路目的地,是一方养心高地、养神静地、养生福地,并欢迎大家来天台山体验诗意生活。
梁菁在致辞中谈到,阅读《杳杳寒山》这本书,就像看到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读者可以追随寒山的生平足迹深深感悟寒山诗中蕴含的生活哲学、生态智慧与和合精神;可以细细描摹王安石、苏轼等文人大家对寒山其人其诗的追慕笔墨;可以深切感受到欧美“寒山热”中跨越文化的共鸣回响,而寒山所产生的国际影响,本质上是人类对“精神自由”与“和谐共生”的永恒追求。
江西人民出版社作为一家深耕人文社科领域的综合性出版社,始终秉承“永远为人民出好书”的初心使命和“传承文明、书香天下”的文化担当,致力于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源和传承意义。《杳杳寒山》不仅承载了寒山文化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还映照了和合理念的跨时空流变史、跨地域交流史。
“今天,你寒山了吗?”何善蒙在主题分享中,以深厚的学养引领观众回溯了寒山诗走向世界的传奇历程。他特别提到,目前所知最早的寒山诗英译可追溯至1933年:著名汉学家亨利·哈特(Henry H. Hart)在其著作《百姓》(The Hundred Names)中翻译了《城北仲家翁》一诗。而寒山诗真正在西方产生现象级影响,则是因为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的翻译从而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美国的“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紧密相连,深刻影响美国社会。何善蒙通过珍贵的图文资料,生动讲述了加里·斯奈德、比尔·波特、沃岑以及冷弗斯蒂等美国诗人跨越重洋的“寒山寻根”之旅。他指出,这些诗人的“寻根”之旅,是寒山诗作为文化桥梁的最佳例证,是他们对寒山精神的高度认同。寒山诗中深蕴的简朴自足的生活意趣、超然物外的心灵自由与天地人伦的和合之境,恰是其内在精神价值的核心彰显,深深触动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对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来说,“今天你寒山了吗?”意味着对自我内在精神世界的回望与坚守。陈政明作为嘉宾代表,以“家乡人”的身份对《杳杳寒山》的出版表达了高度的认可,并表示这是一本在扎实史料基础上兼具文学性、故事性、可读性的好书。
新书发布后,何善蒙为现场热情读者签名售书,与读者进行近距离交流。这本承载着千年诗意与和合智慧的新书,开始走进更多爱书人的手中。此次“走向世界的寒山——《杳杳寒山》”新书发布会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随着《杳杳寒山》的发行,寒山的诗篇及其承载的深邃思想,必将以更系统、更富时代感的面貌呈现于世界面前,吸引更多人领略其跨越时空、超越国界的永恒魅力,为促进文化理解与世界和平增添一份清远而坚韧的东方诗韵。
通讯员: 涂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