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阿拉伯国家公共卫生科技合作中心启动会现场
7月9日,中国-阿拉伯国家公共卫生科技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合作中心”)正式落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大一院)。该合作中心将构建覆盖“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临床诊疗”的全链条国际合作体系,致力于高质量打造“一带一路”公共卫生治理的标杆平台。
来自中国、埃及、约旦、阿尔及利亚,以及阿拉伯国家联盟驻华代表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的代表参加启动大会,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中国-阿拉伯国家公共卫生科技合作中心启动会现场
浙大一院将聚焦传染病、恶性肿瘤、神经精神疾病、老年健康、心血管疾病、重症患者生命支持等关键研究领域共建联合研究体系,创建中阿疫苗创新与研发合作联盟;持续接收来自阿拉伯国家医疗卫生机构的优秀医师、高级管理人员来华进修;为阿拉伯国家特需人群提供国际化、定制化的健康服务;发挥学校与医院中西医协同优势,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以人工智能赋能阿拉伯国家公共卫生管理。
近年来,浙大一院与阿拉伯国家公共卫生领域合作密切,多次互访交流,签署合作协议:2023年6月,医院与埃及那赫达大学签署科研合作协议;2023年11月,医院访问阿联酋Thumbay医院和海湾医科大学;2024年1月,阿联酋卫生部副部长、迪拜卫生局局长一行访问浙大一院。
2024年10月,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刚与中心负责人、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教授率团访问阿尔及利亚、阿联酋、科威特等阿拉伯国家,签署合作备忘录。2025年,医院发布专为阿拉伯国家的医学人才量身打造国际化、高标准的Workshop Program(培训项目)。2025年5月,埃及卫生部选派第一期5位学员已在浙大一院肝胆胰外科交流学习。医院近期还将接收埃及、毛里塔尼亚医生进修。
参会人员参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与会的中阿双方代表一致表示,对合作中心的发展将予以大力支持,并对合作中心的前景充满信心,希望中阿双方的科学家们携手攻克公共卫生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使合作中心成为双方科技创新的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