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下午,“科创出海 引智潮城”菁英荟活动在浙江海宁鹃湖科技城举行。本次活动由海宁市委组织部、海宁市科学技术局、海宁市工商业联合会、海宁国际合作教育发展办公室联合主办,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海宁国际创新中心承办。现场汇聚30余家企业代表、行业协会以及科研机构负责人,共同探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企业出海新路径。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国际合作部部长、海宁国际创新中心主任(兼)、海纳创新中心主任李元元,浙大海宁国际校区院长助理、海宁国际合作教育办党委书记孙国新,海宁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朱锋,大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执行总监张晓,新加坡鹿岛技术研究所首席研究工程师蔡成浩,出席此次活动。
第一阶段,孙国新发表开场致辞,表达了海宁市拥有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坚定决心,并高度认同此次活动是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二阶段的出海推介环节,长三角研究院国际合作部副部长、海宁中心副主任(兼)姚倩蕾全面阐述长三角研究院如何依托全球科创资源网络,整合运营经验、市场渠道及合作伙伴资源,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支持,涵盖国际合作能力提升、人才保障体系优化,以及在技术攻关、智库赋能等方面。
面向东盟市场的广阔前景,张晓深刻解析了企业走向国际的新思维,并强调精准锚定海外发展支点是企业把握发展机遇、实现国际化战略布局的关键。大华银行作为长三角研究院的重要合作伙伴,凭借多年行业深耕经验,已成功助力众多企业“走出去”。其专业的一站式银行服务、完善的合作伙伴生态体系,为中国企业拓展东南亚市场提供有力支撑。
长三角研究院国际合作部项目经理任淑君揭晓了新加坡8大合作项目:新加坡管理大学家族企业学院,推出面向企业需求的产教融合计划,助力企业开拓东南亚市场;在赛事合作方面,涵盖第十二届李光耀全球创新创业大赛、“绿智未来”可持续发展挑战赛、智能港口挑战赛等;同时,还包括新加坡科技工程集团的投资与孵化项目;聚焦老龄化创新解决方案的银发经济创业者峰会;新加坡鹿岛技术研究所在智能建筑与环境可持续性领域的合作项目;以及携手新加坡高校共同推出的“来浙实习”计划,深化青年人才交流与实践。
第三阶段,李元元为皮意纺织总经理沈濂、意复斯姆总经理蒋琼颁发海纳中心“产业教授”聘书。希望通过此次合作,将企业一线的实践经验和产业需求引入长三角研究院科研体系,推动院企之间形成更深层次的互信机制与协同创新,加快科研成果在海宁企业的落地转化。
压轴进行的圆桌会上,李元元与嘉兴孵化器协会秘书长农静、光华科技董事长孙杰风、恒安达商贸跨境电商负责人钱凌燕及海利得研究院代表王心航,围绕企业科创出海进程中的市场选择、技术本地化、关税应对及全球创新协作等关键议题展开激烈讨论,并就构建'产业-人才-技术-服务'四位一体的出海生态圈达成行动共识。
下一步,长三角研究院海宁中心将深度挖掘海宁企业出海需求。在产业链上推动上下游企业与海外供应链实现资源共享,形成联动效应;在人才链上积极引进海外专家,同步助力本土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在创新链上重点推进与海外科研机构的联合研发,不断加速技术转型升级。通过以上多维度协同发力,全面加快“海商出海”的步伐。
编辑:许智田